專業壓克力加工與壓克力代工,兼顧精度為您的產品質感加分

世弘壓克力有限公司,自民國七十六年創立以來,致力於打造最優質的壓克力製品加工及成型製作。

憑藉多年來的「用心服務、技術服人」精神,我們秉持誠實互助的經營理念,奠定穩定成長的基石,並在各行各業贏得了卓越的口碑和信譽。

民國八十八年,世弘壓克力新廠落成後,我們迅速投身於壓克力電腦通訊、光電周邊產品等3C產業製品元件的開發與生產。在電子大廠的協助輔導下,我們特別引進了雷射切割機、CNC立體彫刻機、電腦數控彫刻機及鑽石刀修邊機等先進精密設備,成功拓展至廣告和電子產業。

如今,我們秉持前瞻視野,致力於企業永續經營的目標,並以不懈追求卓越的企圖心,保持專業、認真負責的態度,竭誠為您提供最佳服務。我們熱切期待您的光臨與聯絡,讓世弘壓克力成為您事業成功的最佳夥伴!

壓克力加工的專業性

壓克力加工是一個涉及多種技術與過程的領域,旨在將原始壓克力材料加工成精美的產品。以下將詳細介紹壓克力加工的過程及其技術特點,包括CNC加工、雷射雕刻、攻牙/金屬牙套以及壓克力黏合等。

壓克力加工的過程通常分為幾個步驟:開料、切割、雕刻、打磨、拋光和黏合。開料是將壓克力板材按照所需尺寸進行裁剪;切割則是通過機器將裁剪好的壓克力板材進一步切割成所需形狀。

CNC加工技術

在切割過程中,CNC加工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是一種利用電腦控制機械進行精密加工的技術。

CNC加工能夠根據設計圖案自動創建高度精確的壓克力零件,並且具有高度重複性和一致性,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和精度。

我們的壓克力CNC作品

 

雷射雕刻技術

雷射雕刻是另一種常用的壓克力加工技術。它利用高能雷射束在壓克力表面進行雕刻,通過移除材料來創建所需的圖案或文字。

雷射雕刻具有高精度和細節表現力,可製作出精美的壓克力產品,如標牌、獎牌和擺件等。

我們的雷射雕刻作品

 

攻牙/金屬牙套加工

攻牙/金屬牙套是壓克力加工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攻牙是指在壓克力零件上加工出螺紋,以便與其他部件固定。

金屬牙套則是一種用於加強壓克力螺紋部分的金屬配件,通常用於提高結構強度和耐用性。這些技術確保了壓克力產品能夠穩定地組裝和使用。

我們的攻牙/金屬牙套作品

 

壓克力黏合技術

壓克力黏合是壓克力加工的最後步驟,用於將各個部件連接成一個完整的產品。壓克力黏合涉及專用膠水和特定的黏合技巧,以確保接合處強度和美觀。選擇合適的壓克力黏合劑對於提高產品的整體品質和使用壽命至關重要。

在壓克力黏合過程中,需要注意幾個關鍵因素。首先,選擇適合壓克力材料的黏合劑,能確保接合處具有良好的附著力和耐用性。其次,壓克力表面需要進行適當的清潔和去油,以提高黏合效果。最後,控制好黏合劑的用量和黏合壓力,可確保接合處無縫並且無殘膠。

我們的壓克力黏合作品

在選擇壓克力加工廠時,應詳細了解其技術水平、設備配置和質量控制流程。只有選擇具有一定實力和信譽的壓克力加工廠,才能確保產品達到理想的效果。同時,與壓克力加工廠保持良好的溝通,確保您的設計需求和期望得到充分理解和實現,進一步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滿意度。

無論您的需求是製作精緻的展示架、獨特的標誌標牌還是實用的家具,專業的壓克力加工技術都能為您提供最佳解決方案。選擇專業的壓克力加工廠,讓您的創意和設計成為珍貴的現實,同時也為您的企業或個人品牌增添獨特的魅力。

 


三重壓克力治具加工推薦世弘作為壓克力加工領域的專家,我們強烈建議您在挑選壓克力加工廠時,仔細研究其技術實力、設備水平以及質量監控機制。僅當您選擇具備專業能力並且信譽良好的加工廠時,才能保證產品質量達到預期標準。此外,保持與加工廠的密切溝通以確保您的設計需求和期望得到充分體現,進而提升產品品質和客戶滿意度。三重傳統車床加工推薦

無論您的需求是打造精美的展示架、獨具特色的標誌標牌,抑或實用的家具,專業的壓克力加工技術始終能為您提供最優質的解決方案。選擇專業的壓克力加工廠,將您的創意和設計轉化為珍貴的現實,並為您的企業或個人品牌注入獨特的吸引力。三重CNC壓克力檢具加工推薦

小時候,讀一句今古賢文:“讀書三天,天下走遍;讀書三年,寸步難行。”老是不解,為什么書讀得越多,就越走不通路? 長大后,知道的事情多了,才覺得這句話頗有韻味,知道這是一句富有哲理的戲說和反語:“讀書三天天下走遍”是淺識稚見,“讀書三年寸步難行”才是實感真知。 首先從學識上看,這是井底與天外之別、溪水與江河之別。人在少年時,剛接觸學問,讀書還少,淺嘗輒止,不過是蛙在井底,看到的天地就是井口般大。但因一時新鮮,興之所至,局于眼界,往往有以為天下學問無非如此的錯覺。及至學習時間長了,慢慢走出井底,才真正看到天地之大世界之廣,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歷史現實橫縱交錯,世事社情紛繁復雜,學問廣博無涯,道路坎坷崎嶇,懂得要走半步也不容易,知道古訓“讀萬卷書走萬里路”的精辟,更有了學而不厭的欲望。記得剛上大學讀哲學原理,有一課專講“物質”。開始以為,初中和高中時都讀過“物質”,為什么大學還炒冷飯?老師語重心長地說,同一個概念,不同學齡讀的深度和廣度是大不一樣的,就好像聚沙成塔、剝繭抽絲,一層比一層高,一層比一層深。同一個“物質”,不但中學讀,大學讀,研究生還在讀;不但物理學在講,哲學也在講;不但外國思想家有之,中國的道家儒家也有之;不但講具體形態,也講共同特性、抽象概念和認知關系;從簡單的一句話到洋洋萬言甚至著書立說。這才知道天之高地之厚。 另外,開始學的是書上知識,學要致用得靠實踐,解決問題比學書本難多了。尤其不少技藝性專業,如書法、美術、音樂、競技等,開始以為是眼見功夫,手到即來,自以為很容易。越學越練才覺得水深如淵,非數年數十年的功夫難以奏效。傳說相聲演員徐德亮從小學畫蝦,自以為畫得不錯,和齊白石的不分伯仲。經李苦禪的兒子、清華大學教授李燕指點,才醒悟齊白石的蝦靈動活潑,栩栩如生,神韻充盈,晶瑩剔透;用墨濃淡相宜,剛柔并濟、筆筆傳神,將靈動而呈半透明質感的蝦在水中嬉戲,或急或緩、時聚時散、疏密有致、情態各異的形態表現得淋漓盡致。而且他還了解到,齊白石畫蝦成就來之不易,足足經歷68年的千錘百煉。開始畫的蝦也只是逼真而已,缺乏質感動感。后來他親自養蝦,通過天天觀察,將蝦的進退游玩斗毆跳躍等形態收于筆端;通過對眼睛、頭胸、體軀、鉗節的筆墨變化,表現了硬殼感、曲直感、透明感、動態感。將軀體透明的白蝦和長臂青蝦結合起來,鬼斧神工地創作了與眾不同的“白石蝦”,讓似與不似之間的理念演繹得巧妙極致。晚年還孜孜以求,將蝦配上蘆葦、水草、慈姑、奇石、翠鳥等,更以剛勁古拙的書法作題,充滿力感的印章落款,成為傳世畫作。至此,徐德亮也不得不感嘆學成之艱和寸步難行了。 其次從學品上看,這是幼筍與熟干之別、稚妄與老熟之別。人剛剛出道,就像山間幼筍,雖然長得飛快,但畢竟嘴尖皮嫩腹中空,不知天高地厚,以為天下無敵,慢慢滋長目中無人的品性,孤芳自賞,恃才傲物,咄咄逼人,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但讀的書走的路見的人經的事多了,才發現知道的太少,本事太弱,比不上別人,慢慢從骨子里變得謙和起來,越活越平和,越懂得尊重別人尊重自己。莊子有《外篇·秋水》,寫河神因秋水洶涌而至、川流匯入黃河、河面寬闊連兩岸牛馬都難分辨而欣然自喜,認為天下之美盡在這里。然而順流到東海邊一望,看不見大海盡頭,才改變洋洋自得的面孔,對海神慨嘆道:“要不是親眼看到你的浩渺博大、無邊無際而自以為是,真要受人恥笑了。”莊子又描寫了井底之蛙,對東海里的鱉自詡何等快樂,稱常跳躍玩耍于井口欄桿之上,在井壁破損處休息,漫入泥水里的赤蟲、小蟹和蝌蚪,獨占一坑之水、盤踞一口淺井,極其稱心如意。東海之鱉告訴它,大海的最大快樂在于可以包容千里、深達千仞,不因河澇和天旱而有所增減,不因時間短長而有所改變。可見,識見不同,胸懷和品性也會迥異。 當然,話說回頭,雖然人在少年時十分幼稚,但有一點卻難能可貴,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不知天高地厚,也不怕天高地厚。這也是他們總想“走遍天下”的原因。而隨著年歲漸漸增大,小牛變成老牛,人也變得成熟老到,慢慢喪失了先前的銳氣朝氣,成了名副其實的老朽。就這點而言,“三天”雖然學問仍屬不足,但敢闖敢為的精神卻可嘉,“三年”雖然識見長進,但也要防止變得畏縮不前。要永遠保持“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狀態,人生才臻完美。 >>>更多美文:生活隨筆

陽臺上的牽牛花又開了,一朵一朵,如同穿著紫色長裙的姑娘,在微風中翩翩起舞;更似一只只嗩吶,將紫色的夢,從喇叭里悠悠傳了出來。仔細觀察,嬌柔的藤蔓尋找著自己的夢想努力往上爬,又悠閑地在欄桿上纏繞,似乎一分一秒都在沖天而笑,向陽而開。 能每天靜坐于陽臺,與花朝夕相伴,奈于骨折手術后行動不便,需要一段時間的康復,于是,陽臺成了我最遼闊的天地——雨絲、風、鳥雀、陽光,都在欄桿外的空間醞釀。凝眸,沉思,母親生前的音容笑貌也時常在陽臺上跳躍,在我記憶中幻化成影。 曾經,我也很愛種花,引種牽牛花到陽臺上,源于它傳奇的故事。它既代表著愛情長久的牽絆,更代表著勤勞和樸實。最近兩年,由于沒多少空閑時間,陽臺上的花草都是由母親一手料理,澆水、理藤、松土,到最后一粒一粒收集種子。母親護理花草,就像照顧小時候的我們一樣,一天一天,用愛精心呵護。花也不負人意,一條藤上數朵花,依偎在綠葉身邊,既平凡又美麗,到了生命的最后,毅然留下一粒粒飽滿的種子。 我時常看著牽牛花,感覺母親就是那牽牛花的藤和綠葉,我們子女就是那藤上的花朵,朵朵花兒相互映襯,團結友愛,依傍在綠葉媽媽的懷抱。最難忘的是牽牛花開時節,每天清晨,母親倚靠在開滿花兒的欄桿上,目送著我從陽臺下面一步一步走出她的視線,才收回溢滿關切的目光和對女兒溫馨的眷戀。平凡的花朵照應著平凡的母愛,母愛是那么的偉大又綿長。 年年花相似,歲歲人不同。如今,母親去了遙遠的天國,一向不喜歡種花,只喜歡關心國家大事,喜歡看新聞,喜歡知曉天氣變化,更多時間是沉默寡言坐在沙發上想著心事的父親,忽然也變得細致用心。 也就是在今年仲春時節,我在陽臺的兩個花盆里埋下了去年母親收的牽牛花種子,經過一周孕育,便見種子破土發芽,牙苗頂著種子,顯得瘦瘦弱弱,無精打彩。父親見后,每天用淘米水澆灌,站在旁邊觀察小苗的生長,見藤蔓長長了,父親便到小區找來樹枝搭好支架,扶苗上架,讓藤蔓纏繞上欄桿快樂成長。一片片嫩葉通過撫育由小漸肥大,花藤每天向欄桿上攀爬幾寸,由瘦弱漸變粗壯,再后來在整個欄桿上掛上一道綠簾子,然后開出花朵。父親的細致入微,就像母親生前呵護牽牛花那般。 近些時日的清晨,父親天剛亮就數著花兒開了幾朵,一旦瞧見葉子有點蔫,就馬上澆水,生怕花兒稍有不慎過早凋謝。父親是把花兒當做了母親。有時候,看著父親坐在椅子上,凝視欄桿上的牽牛花一言不發,那背影顯得是那么的瘦弱、那么的滄桑,讓我的心隱隱作痛。 我無法猜測父親的內心世界,但我知道,父親是見花思人,一定是想起遠去了的老伴——我的母親;而母親如同仙女,已去了天上,父親縱有無盡的念想,也喚不回母親與我們的團聚,唯有以花寄相思。 每年按時播種,花兒如期綻放。花兒的堅韌就像母親的品格,花兒的美麗就像母親的笑臉,直到生命凋零的最后一刻。花兒就像母親,只為子女的幸福笑口常開,把愛的芬芳留給子女,付出了她平凡的人生。 這世界的美麗和幸福都源于我們的內心。回想當時,我從醫院回來,困于斗室,身體的痛苦和心情的郁悶兩相交織,曾經的詩情畫意消失殆盡。但當我能慢慢移動到陽臺,看到牽牛花每天蓬蓬勃勃地開放,盡管花期很短,早晨綻放,傍晚凋零,但卻向暖而生,活在盛放。每天我看著它們,從最開始如同一把把未曾打開的紙傘,到最后舞開紫色的長裙;它們與世無爭,默默綻放,但我似乎能感受它們的呼吸。每天與它們相伴,我的心情漸漸愉悅。父親看著我時不時對著花兒拍照,并露出笑容,他內心對我腳傷的焦慮也漸漸消失,時不時還露出淡淡的微笑。 我很感激母親和父親給予我一個美好的世界,他們培植的是平平凡凡的花朵,但更多的是一份執著和無私的愛。我相信,在以后的人生歲月里,永遠有一株希望之花栽種在我心田。 >>>更多美文:優美散文

端午情結 文/蝶戀花.杏花雨 時光在指尖隙縫里消失,模糊了遠去的影子。流年在額頭皺紋里滑落,邂逅了一季的美麗。 帶著許些悵惘,懷揣艾葉情思,乘著柳枝清涼,癡迷粽子甜香。踏著淺淺的夢行,裹著碧綠的心事,與熱情的五月約會,和一年的端午牽手。 童年的端午節更多的是期待,家家戶戶門上插柳枝,奶奶早就備好粽子。邊吃粽子,邊看黑白電視里湖北龍舟大賽、韓國“江陵端午祭”的盛況,迷失在了屈原投江的悲壯。兩千多年前,古老的中國戰火紛飛,農歷五月初五的一天,有一位愛國詩人為國家面臨亡國危運哀傷,為抱負無法實現悲憤憂傷,絕望中抱著石頭投身波濤滾滾的汨羅江。漁民劃著船,四處尋找,呼喚屈原。為了不讓魚兒吃掉他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著清香的竹葉里,投到江里…… 又是端午,卻再也聽不到屈原的那段故事。吃著粽子,卻再也吃不出粽子的那個味道。 縣城邊緣,喧嘩不堪,高樓大廈侵占了曾經滾滾麥田。時空變換,新陳代謝,鋼筋水泥擠壓得端午越走越遠。喧鬧的縣城,承載著欲望,童年的歡樂,淹沒在霓虹。 無法理解年少時的期待,粽子的味道越來越乏味。屈原投江,端午傳說,再也提不起興趣;門上插柳,期待粽子,已經消失得不見蹤跡。如今,感興趣的是燈紅酒綠的ktv,常光臨的是醉生夢死的“農家樂”。沉迷于快手、游戲的虛幻里,流浪在微信、百度的喧嘩中! 人情淡化,世態炎涼。浮躁的人們,從此多了一份煩悶,少了一份快樂,多了一份悠閑,少了一份責任。在淡漠中,已聞不到粽香。在喧鬧中,已迷失了方向! 端午粽香 文/王調英 “細箬輕輕裹,濃香粒粒融。蘭江腌酺貴,知味易牙同。”林蘇門的這幾句詩道出了粽子的濃香誘人。五月流火的端午,粽香絲絲縷縷的飄來,讓人依稀嘗到粽子的香甜。 每年端午節,都盼望吃到父親包的粽子,從小到大,從未間斷過。玲瓏晶瑩攏青衣,一捧清茶香滿軒。一杯清茶,一只粽子,品的不僅是端午節粽香箬葉青,“香粳白玉團”,更有人間至深至厚的親情。 我的家鄉在一個小山村,那里沒有龍舟競發,卻有艾葉菖蒲門上插,騎父稚子香囊掛。除此之外,最大的事情就是包粽子了,真可謂是家家戶戶共端陽,我們家也不例外。 小時候,每到端午節,父親就開始包粽子。我們當然是最歡喜的,粽子的香甜讓人吃過不忘。父親包的粽子總是很大個,母親每次都批評他,說粽子包得太大個,不夠美觀。可是父親每次都笑著說:“粽子大個怕什么,一年就包一次,讓孩子們吃個夠,解解饞。” 父親包粽子的時候,在他前面放著一大桶淘洗過的糯米。只見他用粽葉彎了個尖角,舀一勺糯米放在粽葉上,用勺子挖了個凹槽,放上肉餡,再舀一勺糯米,壓實了,然后把粽葉拐幾下子,就包成一個四角粽,然后用細竹篾纏上綁住,這樣,粽子就包成了。我們姐弟四個就圍蹲在父親的身邊,手拿著粽餡排著隊輪流著幫父親放餡,誰都不準逾越。放完餡的就去包餡,把五花肉在花生粉里一粘,然后用蛤蔞葉子包住,跑去蹲在父親的身邊等著。拿到一整塊瘦肉的就嚷嚷說要吃用它作餡的粽子,父親總是說好好好的,其實到后來我們誰也分不清究竟是哪個粽子用了那塊肉作餡了。父親總是邊包粽子邊講故事,講的最多的還是屈原,講端午節的來由,也會講笑話,惹得我們哈哈大笑。 粽子下鍋了,我們姐弟四個便蹲在灶臺旁邊,陪著母親煮粽子。眼睛瞪得溜圓,看著火苗跳舞,看著鍋蓋咕嘟咕嘟冒著蒸汽。直到粽子出鍋,我們就一人提著一個粽子往外跑,滿村子邊跑邊唱“五月五,吃古粽,古粽香,賣辣姜,辣姜辣……”母親總不忘提醒我們提一個給爺爺先嘗。父親為我們幾個包的出鍋的粽子總要綁上一根很細的竹篾,他怕我們心急燙到手。那時候雖然家貧,但父親對我們總是滿滿的呵護,幸福了整個童年。 等轉完了一圈,粽子也就涼了,我們就會找一個很好玩的地方坐下來,剝粽子吃粽子。打開粽葉,濃香從鼻子一直鉆進心底,晶瑩的糯米與蛤蔞葉子交織滲透,簡直要香到骨子里。吃的時候,我們總會比較一下,比一比誰的粽子最好吃。若是誰吃到中間的餡是全瘦的,那便是最好吃的粽子了,其他人也就只有羨慕的份了。那時候的想法是瘦肉是天下第一的美味! 時光荏苒,為了改變命運,我們勤奮讀書,我們的路也越走越遠。然而,父親總能通過各種方法,把他包的粽子送到我們的手中。父親包的粽子也漸漸起了變化,原來的大粽子變成小粽子了。粽子的餡也變得多種多樣,過去僅有五花肉粘著花生粉裹上蛤蔞葉子,后來包粽子的餡就有了冬菇、木耳、火腿、紅燒肉等樣式了。在眾多款式的粽子當中,我最喜歡的依然還是蛤蔞葉子五花肉做餡的粽子,因為那是溫暖的味道。外面商場賣的粽子,雖然包裝精美,然而味道遠不如父親包的純正。 如今又是端午節,年年艾葉雄黃依舊,香囊角符照掛,父親包的粽子也如期而至。我滿心歡喜打開袋子,然而當我看到粽子的剎那,我的心也卻被驚悚到了。多數粽子的綁繩松散著,不少的粽子尖角處露出了晶瑩的糯米。過去,父親包的粽子纏得很結實,包裹很美觀,從來沒有這樣的情況出現過。我用眼角的余光偷偷瞥了一眼父親,過去紅潤的臉如今已是蒼白,皺紋深刻,鬢發如霜,印記著歲月的痕跡。我突然明白了,那個任由我們依賴、索取、享受著父愛的父親,如山一般的父親,已漸漸老去,他的雙手已經不再有力。我的眼睛濕潤了起來,我默默的剝著粽子,大口嚼著,生怕被父親看出來我的難過。父親還在一旁問道:“香嗎?好吃嗎?”我用力地點點頭應到:“嗯!好吃!我最喜歡吃了。”父親的臉上如孩子般綻開了歡喜的笑容。 端午的粽子年年飄香,承載了千百年來人們的哀思。如今,它已是一闕悠悠清詞,輕輕托起父親的舐犢之情,溫婉了月移花影的時光,溫暖他鄉的冷寂滄桑。 悠悠端午情 文/鄒小芳 端午節到了,涼爽的夏風里流動著艾葉的清香,狗尾草般輕輕地撩撥著我兒時的美好記憶。 天剛蒙蒙亮,母親把我從被窩拽出來,我揉著睡意朦朧的眼睛,忽而記起今天是端午節,立即清醒和振奮起來,匆忙穿了衣服,跟著哥哥去割艾蒿、摘饃葉。當母親的叮囑聲從身后追來時,我們早已飛出了家門。 山里濕氣重,太陽還躲在山后面,到處濕漉漉的,有幾分涼意。我們背著挎籃,手拿鐮刀,趟著草間的露水,沿著曲曲彎彎的羊腸小道,爬上了家門前的一座小山坡,來到了一片長滿雜草的開闊地。扒開密集叢生的雜草,就能瞧見我們要找的艾蒿,直直的莖稈,足足冒過了我們的個頭,嬰兒小手一般的葉子,嫩生生逼人的眼,葉子上掛著晶瑩的露珠,輕輕一碰,就震落到草叢中找不見了,艾葉散發出的氣味,不似玫瑰那么馥郁濃香,也不同雛菊那么淡香悠遠,它是一種大山特有的,混合著泥土和青草的香味,它使人感到舒暢,愜意,是大自然的芬芳氣息。我們張開小嘴,湊近去,深深地呼吸,像痛飲甘露似的感到清爽、陶醉。嗅夠了,哥哥右手揮鐮,左手緊握一把艾蒿稈,咔嚓一聲,就倒地一片,我拾了往挎籃里裝,寧靜的鄉村早晨在鐮刀的歌唱聲中生動起來。完成了割艾蒿的任務,我們就鉆進樹林子摘饃葉,饃葉樹都不高。很好攀爬,哥哥像敏捷的猴子,噌——噌——就躍上樹了,我也不甘示弱,但還是費了好大功夫才在哥哥的幫助下爬上去,我們騎在樹杈上,躲進饅頭似的饃葉間,只露出半個小腦袋,背起了兒歌:“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我們摘一片饃葉吸在嘴上,鼓起腮幫子一吹,就發出鳥鳴般的聲音。也許我的力氣不足,總疑心沒有哥哥吹得好聽,就會纏著哥哥給我吹。天籟之音從樹葉間飄出來,在陽光中舞蹈,與清風唱合。玩餓了,我們尋著饅頭即將出籠的香味,沿著山道回家。 俯瞰山下的村莊,炊煙裊裊升起,與山嵐的霧靄相融,化為一層淡淡的白色的沙幕,輕輕地罩在山村上空,飄蕩著,鼓動著。空氣中彌漫著山花和艾葉的清香,土坎上的麥子,青中泛黃。成片的包谷苗苗拱出地皮,也趕在早上湊一份熱鬧。河溝的水,蜿蜒曲折,閃著亮亮的光,嘩嘩的流淌。我們一路飛奔,任滿載收獲的挎籃在背上瘋癲,任草間露水濕透衣褲。 回到家,母親用花色的小布頭包上一撮五香粉,再用五色的絲線串起來,就是一個精致的手鏈,這是我跟哥哥的獎勵。換了干凈的衣服,洗了手,就戴在手腕上,心里美滋滋的。父親將我們割回的艾蒿插門頭上,還滴答滴答的滴水,聽大人說,端午的艾蒿一定要帶露水的才好呢!母親將我們摘回的饃葉鋪在籠底,放上用面捏出的小鳥呀,小魚呀,小豬呀,最奇妙的是還有一條盤坐著的蛇,頭高高的揚起,逼真得有些嚇人。每種動物都用黑芝麻鑲了眼睛,用紅顏料涂了嘴巴,栩栩如生。蓋了籠蓋,搭在鍋上,我們就往灶洞里使勁地添柴,火苗呼呼的燃著,不一會,饃香就縈繞在鼻尖,不斷地誘惑著我們的味覺。 開飯前,母親總會先讓我們每人呡一小口雄黃酒,再給太陽穴、耳朵里抹一些,大人說抹了雄黃酒,一夏天蚊蟲都不會叮咬,所以我們總是很樂意接受這個麻煩程序。盡管不知用眼睛偷偷地掃了多少遍那冒著熱氣騰騰的饅頭了。抹完雄黃酒,就開飯了,我和哥哥各自挑一個自己喜歡的動物饅頭,美滋滋的吃開了。不記得桌子上有多少道菜,好像也不吃粽子,也許那年月缺米吧,總覺得母親蒸的動物饅頭最好吃。 現如今,生活越來越好,兒時的美味卻失去了,這就好比饅頭,都是用面蒸出的,記憶中的甜香滋味為何與現在有如此落差,難道是失去了滋味?也許它蘊含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當時吃下去的一份感動,一份熨貼吧!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又是一年端午至,行走在洛南小城的街道上,眼前的高樓,車流,人流,擁擠而喧鬧,令人目眩!看見鄉下人用架子車裝了艾蒿來城里賣,不帶露水的,葉子可憐巴巴地蜷縮著,聞不到兒時那熟悉的、親切的,帶著大自然的清香味;老太太用支架掛起各種顏色,各種樣式的荷包,琳瑯滿目,但我總覺得都沒有小時母親做的手鏈好看;小城的上空漂浮著各種小吃的香味,但無限誘人的感覺卻越來越少了。 悠悠端午情,滴滴似水恩,在兒時無憂無慮的日子里,天是藍的,風是暖的,花是笑的,食物是甜的,所有的一切都像鍍上了一層金,那是藏在夢深處一個最美的地方,無論多么朦朧,我都清楚的知道,這是我的故鄉。離家越久,這種感情愈深,因為在這份悠悠的端午情懷中,深藏著我對童年的記憶。 又是一年端午到 文/劉鵬飛 在我的老家,自古就有端午節插艾蒿、掛菖蒲、飲雄黃酒的習慣,也許是因為雄黃有毒的原因,現在飲雄黃酒的習俗已不多見了,但插艾蒿、掛菖蒲的習俗依然十分盛行。 到了城里,才知道艾蒿、菖蒲還需要買,在我家后園的一大片空地上,端午節前后,艾蒿能長一人多高,母親每到這個時候,都會割下一大捆,給左鄰右舍送去,根本不要花錢買的。菖蒲也不用說,我家西邊就是一條河,河里長滿菖蒲,一到夏天,孩子們就在岸邊提蒲棒,嫩的吃,老的拿著玩,薅幾根菖蒲,根本不在話下。 我家的大門堂屋門上,逢端午節這幾天,母親都要插上艾蒿掛上菖蒲,說是辟邪的。長大后書看得多了,才知道所謂的辟邪,只不過是鄉下人的一種迷信,可剝去這層迷信色彩,它還是很有科學道理的。因為端午節一過,盛夏就要來臨,蚊蠅孳生、疾病流行,所以此時注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十分重要,而艾蒿和菖蒲等一些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對驅除穢氣、凈化空氣非常有益。 我國早在《孟子》一書中,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說法了;李時珍《本草綱目》中,也有“艾蒿逐冷,除濕,老人丹田氣弱、胸腹怕冷者,以熟艾入布其腹臍,妙不可言”的記載。現代臨床實踐證明,艾蒿治療風濕病,依然十分有效。艾蒿中的水芹烯和側柏醇,對人型結核菌、傷寒桿菌、金黃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以及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均有一定的殺滅和抑制作用。菖蒲是古醫方根治噤口痢的特效藥,直到今天,人們仍然用他治療痢疾。 雄黃又叫雞冠石,是一種礦物質。《神農本草經》上說:“雄黃味苦平寒,主寒熱、鼠瘺、惡創、疽痔、死肌、殺精物、物鬼、邪氣、百蟲毒、勝五兵。鑠食之,輕身、神仙。”人們端午飲雄黃酒,就是為了除惡。至今我們那里還有“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的俗語。因為雄黃有毒,如今飲雄黃酒的已經沒有了,但屋里院中灑雄黃水,以及在孩子們的鼻子、耳朵、額上抹雄黃的習俗還在,這也反映了與時俱進的家鄉人對害蟲的痛恨和對疾病防治的認真。 雄黃酒沒有了,人們就泡艾蒿酒,泡菖蒲酒。近看《金瓶梅》,我發現吳月娘身孕五個月,因跌了一跤胎死腹中時,就是用艾酒服藥下的胎。中醫學也認為艾蒿能和營血、暖子宮、祛寒濕,主治婦女月經不調、痛經、胎漏下血、帶下等癥。鄉下人不懂這些,但他們知道用曬干的艾蒿熏蚊蠅,衛生又環保,毒副作用小。 我喝過三爺泡的菖蒲酒,青澀冷冽,滿口余香,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歐陽修的《端午帖子詞》:“共存菖蒲酒,君王壽萬春。”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把菖蒲插入有水的瓶中,放在室內觀賞,這也許是受蘇東坡老先生的影響,“濯去泥土,漬以清水,置盆中可數年不枯。雖不甚茂,而節葉堅瘦,根須連絡,蒼然于幾案間,久而益可喜也”。 當然,插艾蒿掛菖蒲,不單單是我們鄉下,在城里依然很盛行。就是《紅樓夢》中的賈府里,也是“蒲艾簪門,虎符系臂”的。今年的端午節,我一定回老家帶一把艾蒿,移幾棵菖蒲回來,把艾蒿掛在門上,把菖蒲置于室內,讓端午節熏香鄰里,讓端午節染綠童年。 >>>更多美文:好文章

SH741CEVD1571E


三重壓克力車床代工推薦
桃園銑床加工推薦 》壓克力加工服務:CNC切割與成型技術的專業技術展現三重CNCABS加工推薦 》攻牙/金屬牙套服務:專業技術確保壓克力製品持久耐用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99jiuaeq 的頭像
    t99jiuaeq

    沈怡秀的評價心得

    t99jiuae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